2022年4月28日,郑泽光大使视频出席中国医学科学院与牛津大学二期合作签约仪式暨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研究所入驻新址揭牌仪式并致辞。该活动由中国医科院和牛津大学共同主办,在中国医科院和牛津大学两地以线下线上相结合方式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有中国医学科学院长王辰、牛津大学校长路易斯·理查森,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秘书长生建学,牛津大学医学院院长盖文·斯克瑞顿,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医学研究中心主席理查德·柯罗尔,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研究所中方所长曹雪涛,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研究所英方所长董涛,以及中英科技界部分专家学者。活动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王健伟主持。驻英使馆科技公参蒋苏南在线出席活动。 郑泽光大使视频致辞全文如下: 郑泽光大使在中国医科院牛津研究所 签约仪式上的致辞 2022年4月28日 
尊敬的王辰院长, 尊敬的路易斯·理查森校长, 各位来宾,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非常高兴出席中国医科院牛津研究所的签约仪式。首先,我谨代表中国驻英国大使馆,向中国医科院和牛津大学表示衷心祝贺,向长期以来支持和推动中英科技合作的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谢意! 2017年,中国医科院和牛津大学签署了成立中国医科院牛津研究所(COI)的第一期合作协议,这是中国最顶尖的医学科研机构和连续多年世界排名第一的牛津大学医学院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这种互利合作也是中英关系的生动体现。中英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50年来,双方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秉持互利共赢,不断拓宽合作领域,既造福了两国人民,也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发挥了积极作用。 朋友们, 新冠肺炎疫情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健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科学技术是人类同疾病斗争的锐利武器;公共卫生安全是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 中国历来把保持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首位。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均预期寿命已从35岁提高到77.9岁。我们已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正在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同时,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中国对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承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在中国得到充分体现,中国的医药卫生体系也经受住了考验,保持了全球最低的感染率和死亡率。 作为一个负责任国家,中国毫无保留同包括英国在内的各方分享防控和救治经验,并尽己所能为国际社会提供援助。 多年来,中英在医疗卫生领域的对话与合作持续深入。双方共同实施过“抗菌素耐药性”科研项目,正在实施“健康与老龄化”项目,准备实施“大健康”项目。2021年底,两国还签署了2021年中英对话联合声明,同意在全球卫生安全领域开展合作,特别是在传染病防控、新发突发传染病、应急响应和抗菌素耐药、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评估等方面加强合作。 面向未来,中国愿加强同英国全方位、多领域的双边、多边卫生合作,共同维护全球卫生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 我衷心希望两国科技界人士紧密合作,共同为增加人类医疗健康和卫生安全的知识积累,为提高两国乃至全世界的民生福祉做出更大贡献。衷心祝愿中国医科院牛津研究所在下一个5年取得更多更大的成果! 预祝今天的活动圆满成功!谢谢。 
|